沙田精神號的誕生

_LAM0273-Edit (800x534)

香港國際機場每天遊人如鯽,十多萬旅客來去匆匆,即使是外遊常客亦未必會留意到一號客運大樓的天幕下,有一架復古飛機默默守護着機場。古雅的雙翼飛機由栩栩如生且一臉嚴肅的飛機師掌舵,機翼上寫着「1910 FARMAN沙田精神號 SPIRIT OF SHA TIN」,與現代化設計的客運大樓形成強烈對比。

_LAM0456-Edit (800x534)

振翅的開始 香港航空史  

原來這架古董飛機並不是普通展品,而是曾在香港上空飛翔的真飛機。1911年3月,著名比利時飛行家查爾斯‧溫德邦(Charles Van den Born)駕駛同款的費文雙翼機在沙田成功試飛,為香港的飛行史揭開第一頁。80年後,即1991年,包括鄧年威(Cliff Dunnaway)在內的數位香港歷史飛機愛好者,提出紀念香港飛行史起源的構思,最後以1:1比例仿製了首架在香港上空飛翔的費文雙翼機。

Charles Van Den Born (484x800)

比利時飛行家查爾斯‧溫德邦(Charles Van den Born)

費盡心思 重現歷史

幾位歷史飛機愛好者成立了香港歷史飛機協會,四處搜集資料,追溯費文雙翼機的設計圖則。由於在香港找不到任何相關的圖片紀錄,他們幾經辛苦,終於在比利時的軍事博物館找到當時的照片,得以掌握該雙翼機的原貌。

香港歷史飛機協會四出尋找承造商,最終找到一家在美國德州的承造商,仿製可以升空的費文雙翼機,並在1997年完成建造,並命名為「沙田精神號」。飛機更獲得香港民航處及香港機場管理局批准,在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啟用前進行一場飛行表演。表演非常成功,紀念香港飛行史之餘,亦慶賀香港國際機場啟用。

971115PC01_35 (800x531)

「沙田精神號」於1997年11月在香港國際機場作短暫飛行。

飛行歷史 珍而重之

「沙田精神號」在1997年的首航後便長期在一號客運大樓作公開展出。鄧年威指,雖然飛機懸吊在氣溫及濕度穩定的室內環境,但因機翼的質料容易沾塵,機身面積大,為了保養古董飛機的外觀及飛行功能,必須每三至四個月作一次全面清潔及保養。

香港歷史飛機協會主席鄧年威。

香港歷史飛機協會主席鄧年威

凌晨一時許,客運大樓人流較少,工作人員控制掛起古董飛機的鋼纜,小心翼翼地將飛機降到地面。他們先將飛行家溫德邦的模型從機師座位解開,然後開始例行清潔及檢查。清潔隊伍一行七至八人,分工合作,除了用可攜式吸塵裝備從上至下清除機翼上的積塵、檢查機體各部位有否損壞、測試活動部件並塗上潤滑油,以及為輪胎充氣。他們亦會對機身的鋼鐵、皮革、橡膠及木質部份塗上保護物料,保養過程一絲不苟。

鄧年威的拍檔Gordon Andreassend從飛機上解下機師模型。

鄧年威的拍檔Gordon Andreassend從飛機上解下機師模型。

清潔過程由香港歷史飛機協會統籌,邀請義工及聘請清潔員負責,鄧年威和他的拍檔Gordon Andreassen每次都親身上陣,18年來從不缺席。這份堅持除了源自他們對古董飛機的喜愛,亦是對「沙田精神號」歷史地位的一份敬意。鄧年威說:「它代表着香港航空業的起源,今天我們擁有一個屢獲殊榮的世界級機場,帶來龐大經濟貢獻及就業機會,一切都是從1911年的歷史性飛行開始。」

例行清潔保養後,溫德邦便回到原位,駕着「沙田精神號」,繼續在一號客運大樓天幕下見證香港航空業振翅高飛。

清潔員用可攜式吸塵裝備清除機翼上的塵埃。

清潔員用可攜式吸塵裝備清除機翼上的塵埃。

參與保養工作的義工仔細檢查及清潔飛機各部分。

參與保養工作的義工仔細檢查及清潔飛機各部分。

飛機輪胎亦要定期充氣。

飛機輪胎亦要定期充氣。

除了引擎是仿製品外,整架飛機與1997年時別無兩樣。

除了引擎是仿製品外,整架飛機與1997年時別無兩樣。

「沙田精神號」並沒有後轆,主要靠機尾的尾橇(tail skid)輔助降落。

「沙田精神號」並沒有後轆,主要靠機尾的尾橇(tail skid)輔助降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