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自2017年2月27日《頭條日報》「月理萬機」專欄)

香港國際機場24小時運作無間,每天處理過千班航班,要做到暢順運作,最重要的指標向來都是效率。為了不斷提升服務質素與效率,除了應用先進科技外,我們極之重視員工的經驗及意見。機場管理局不少同事為前線人員,無論是在客運大樓服務旅客、維持飛行區正常運作,抑或是確保水電供應等,他們每天均接觸不同的旅客,或與各相關機構溝通,對機場運作效率及旅客滿意度有最 「貼地」 的認知,因此他們的意見極具價值。

機管局一直有安排定期會議讓員工與管理層交流,分享工作上的意見及建議。最近我們更進一步推出了「創益先鋒計劃」,由同事們按工作性質自行分作不同小組,定期檢討日常工作流程,嘗試找出可改善的地方,並提出解決方案;而我們則從旁協助,提供一系列解難培訓及分析工具,包括思維衝擊法(brainstorming)、阻力輔助力分析(force field analysis)及條件矩陣(criteria matrix)等,讓同事有系統地分析各方案的利弊,以達致具成本效益的改善方案。

計劃於去年推出時反應十分熱烈,共有百多名不同職級的同事參與,並提出了多項創新且實際可行的方案。例如有顧客服務組的隊伍設立錄音檔案庫儲存電話查詢個案,縮短培訓新入職同事的時間;亦有行李處理組的同事使用可摺疊的三角錐取代傳統的「雪糕筒」,更方便搬運。今年「創益先鋒卓越大獎」的得主來自飛行區運作部。他們花了整個月時間,通宵達旦走遍所有客運大樓的登機橋,更新了登機橋靠泊指示線,大大簡化了靠泊機橋的工序。這些改變看似微小,但卻成效顯著。如果全體員工都願意多走一步,在日常運作上勇於求進,我相信香港國際機場將可繼續傲視同儕。

我們很慶幸能夠有一班非常積極、樂於跳出傳統框框思考的同事,在日常工作中實踐追求卓越的精神。今年我們更會將計劃全面推行至機管局所有員工,讓大家繼續發揮創意,精益求精,務求令旅客能夠享受到更優質的機場體驗。

機場運行執行總監

吳自淇

機場每天24小時運作,處理過千班航班,效率向來是最重要的指標。

機場每天24小時運作,處理過千班航班,效率向來是最重要的指標。